市南:转身时尚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区
| 招商动态 |2017-10-12
这是砥砺奋进的5年,市南区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转型攻坚中砥砺前行,服务经济强筋骨,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连续5年过百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这是不忘初心的5年,市南区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城区面貌明显改善、民主法治不断加强、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这是开拓创新的5年,从全力打造国际国内一流的宜业宜居幸福城区到加快建设时尚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这是一次底气十足的转型跨越,也是厚积薄发的自信和担当。
砥砺奋进,足音铿锵。下一步,市南区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尚实干、勇作为、敢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谱写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关键词
经济
生产总值达34亿元/平方公里
市南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710.11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016.41亿元,年均增速9%,单位面积生产总值达34亿元/平方公里,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心城区前列,区级财政收入在全省县(市、区)中率先突破百亿元;总部经济升级发展,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性总部50家、税收过亿元楼宇(园区)26座,青岛银行、城市传媒、鼎信通讯3家企业在主板或境外上市;时尚中心区建设初具规模,华润万象城、海信广场二期等18座商业综合体投入使用……这份经济“成绩单”是5年来市南区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的规模、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的生动写照。
亮丽的成绩单背后是5年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市南区寸土寸金,难以在产业版图扩张上谋求发展,只能在纵深上做文章。发展楼宇经济,加快推进财富管理核心区建设,鼓励科技创新,出台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市南区在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的路上砥砺前行。
深耕细耘总部经济。5年来,市南区坚持规划引领,优化总部经济发展格局;拓宽招商渠道,促进总部企业加快落地;持续优化服务,营造总部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如今,从空中俯瞰青岛,浮山湾畔的一片高层写字楼鳞次栉比,日本的保险公司、意大利的财富管理公司、美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德国、新加坡的银行等国际名企扎堆集聚,一片“立起来的产业区”尽收眼底。青岛中心广场、万象城、银座中心等陆续开业,新增商业载体面积70万平方米,新引进知名时尚品牌1200余个,青岛时尚中心加快形成。
青岛九成外资机构“淘金”市南。随着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不断建设,青岛已成为中国财富管理的风向标。而作为核心区的市南区,汇集了上百家金融和投融资企业,成为一片金融的投资发展热土。其中,最亮眼的当属落户市南的外资机构。数据显示,目前落户青岛的外资金融机构共有34家,其中31家入驻市南区,占比91%。而2016年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财富管理公司青岛意才财富管理落户市南更是为市南金融发展添加了“含金量”。下一步,市南区将抢抓国家新一轮金融改革创新和开放机遇,引进和培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领军金融企业(机构),促进国际金融机构集聚发展,打造全业态金融机构集群。
科技创新和政策扶持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全国首家线上众创空间、全国首个物联网产业基地和创客社区、全国首家海洋特色专业众创空间……这些创新创业生力军成为市南区砥砺前行的巨大引擎。为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从2016年7月份起至今,市南区陆续出台了《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提质升级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及配套实施的17项产业政策细则、3项实施办法(意见)等一揽子经济发展政策,全面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形成全链条创新创业扶持奖励政策体系。以“小政策”撬动经济发展“大杠杆”,市南区在创业政策、平台、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
关键词
湾城
高标准建设海湾型都市区
市南区西部是青岛的根和魂,全市80%的历史风貌保护区集中在西部老城区,有着“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美誉,独特的区位优势、稀缺性的历史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留存城市记忆。
今年我市提出要“以胶州湾群为依托打造中心城区,优化城市功能,积聚高端要素,延续历史文脉,彰显‘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城市风貌。”“东岸城区有序疏解非中心城区功能,推进老城区复兴发展,建设时尚魅力城区。”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市南时尚中心区和青岛湾周边老城区建设。
市南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把复兴发展西部老城区、推动全域一体化发展作为未来5年重中之重。在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方面,市南区提出寻标对标国内外先进滨海城市,充分用好湾区资源,强化与邮轮母港的对接,以“三湾一带”优化时尚布局,高标准建设海湾型都市区。“三湾一带”的发展布局,即以西部青岛湾、中部汇泉湾、东部浮山湾三个海湾为基点,统筹滨海一线空间、资源与产业发展,构建以文化为纽带,金融商务、时尚消费为特色的“三湾一带、联动发展、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现代化国际城区新格局。
继花石楼、公主楼、蝴蝶楼、地质之光展览馆、西班牙风情馆等一批老建筑“复活”之后,“八大关万国文化建筑博览汇”项目于今年8月份启动,首批包括青岛太平湾现代艺术展览馆在内的太平角一路两侧五个别墅院落重启开放。而“时尚市南醉美仲夏”首届太平湾啤酒音乐节精彩上演让老建筑更是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带给大家更多元文化的体验。
市南区因地制宜,“三湾一带”承担不同的发展使命,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色。浮山湾区域重点发展总部经济、财富管理、时尚消费等高端产业,加快建设国际知名商务服务和时尚消费中心,打造特色总部基地和创新创业高地;汇泉湾区域重点整合世界级的建筑文化资源、旅游休闲资源、医疗健康资源,发展健康服务、婚庆摄影、影视拍摄、特色旅游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国际知名城市中央休闲区、健康服务聚集区;青岛湾区域重点保护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推进老城区保护更新,发展博物馆、文化馆、大学与研究院等优势产业,建设国际知名的历史文化街区。滨海一线重点提升自然禀赋优势,通过时尚元素、时尚符号、时尚标识的融入,形成时尚融合发展的主轴线,充分展示现代滨海旅游城区的独特时尚魅力。
关键词
民生
总财政支出七成用于民生
过去的5年,市南区民生支出占总财政支出比重超过70%,累计支出135亿元,高质量完成50件民生实事。学有优教、老有颐养、病有良医、劳有所得、住有宜居……住在市南,从出生到老去,时时可感受到幸福。
学有优教。过去5年,市南区投入45亿元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建、改扩建宁夏路小学等9所学校(幼儿园),中小学校营养午餐实现全覆盖,在全市率先为中小学生免费配发制服装,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经验全国推广,95%的学校成为省市规范化学校,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科技体育艺术教育示范区。
老有颐养。5年来,市南区不断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整合、联动共建”的养老服务机制,密织社会养老服务幸福网,从“老有所养”迈向“老有颐养”,走出一条特色化养老之路。持续开展“六送”养老服务,惠及老年人8.8万余名;“智能手环”让老年人群体也享受“互联网+”时代的红利;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成东西部两个老年活动中心、残疾人阳光安养服务中心和16处社区食堂。
病有良医。市南区持续加大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投入力度,2013年在全市率先启动“全科医生团队”试点工作,开启家庭医生签约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市南区人民医院被青岛市正式确定为全市首家医疗专护试点病房,实行医养结合的新型医疗护理、养老模式;全市率先启动为60-79周岁无体检单位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和60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复明工程,全区已有近6万人次老年人享受到了贴心到家的健康服务。
劳有所得。“就业是民生之本”,5年来,市南区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累计新增就业30万人,扶持创业1.7万人。聚焦精细化服务,推行街道人社“标准化+”服务,办理业务时间提速约30%以上,荣获全国优质服务窗口。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数字就业系统和智慧监察信息监管系统,以信息化手段开展就业、劳动维权案件统计与分析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无欠薪承诺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和劳动者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住有宜居。过去5年,市南区投入820万元,为公众购买“安全险”,为市民撑好“安全伞”。在全市率先开展老旧住宅电梯升级改造工程,建成全市最大的公共租赁住房集中建设项目——金华路保障房项目。在全市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居民16.1万户。细化环卫、市政、绿化、物业、公厕等作业和执法标准,推进一路一档、一渠一档、一树一档,稳步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关键词
党建
城市基层党建现“市南模式”
5年来,市南区委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进一步强化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系统推进社区党建与驻区单位、“两新”组织党建融合发展,构建了区委“统”、街道党工委“联”、社区党委“拢”,三级联动、全域融合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打造了城市基层党建的“市南模式”。
赋权、增效、归位。市南区委率先启动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将街道职能科室整合为5个,取消街道的招商引资职能及考核指标,赋予街道统筹条块资源的权力,把街道工作重心聚焦到党的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上来。全面提升“两委一站”整体功能,厘清了社区党委统筹领导、居委会履行自治职能、工作站承接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的职能分工,形成“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
引领、凝聚、共赢。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类问题解决尤其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力量。以市南区八大关街道为例,街道党工委通过搭建“六联共建”联席会,集结了辖区驻军、大学等38家大单位,建立了“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认领”的工作机制,完善了驻街单位的需求清单、服务清单、资源清单,推动辖区内各类资源与服务需求精准有效对接,实现了辖区党建融合、工作融合、感情融合。今年,街道联合驻街单位山东省青岛疗养院共同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疗养级别的优质医疗服务。
让党旗插进一座座楼宇。为解决商务楼宇中存在的党组织覆盖难、活动开展难、党建资源缺乏等问题,区委大力推进商务楼宇综合党委和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依托楼宇物业组建联合党支部,将楼宇内党员全部纳入组织管理,实现了党员共管、阵地共用、活动共办、资源共享,全区共建立楼宇综合党委71个、楼宇党群服务中心10个。“红色驿家”是市南区石油大厦于2011年成立的楼宇党群服务中心,经过多年的运营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楼宇+物业+社会组织”的党建模式,充分发挥组织和党员的模范服务作用,先后解决了楼宇员工早午餐、会客、交友等难题。
优厚保障,基础坚实。5年来,市南区委、区政府累计投入9亿元,使全区65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平均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为党员群众搭建了教育培训的“大课堂”、交流互动的“议事堂”、开展活动的“大舞台”;在每个社区拨付8.2万党建工作经费、7万社区工作运行经费的基础上,从2013年起,按照每个社区不少于20万元的标准拨付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并建立了与全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稳定增长机制。
智慧与美貌并存、英雄与侠义化身,这样的女生长啥样?
市南新规:鼓励共享停车位 最高补贴1000元/年/车位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